杨佳苗团队研究实现超高清3D全息 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
全息三维显示通过完整记录光束的波前信息,从而准确保存和重建物体的形貌信息,使人们通过肉眼即可看到逼真的三维图像,已被广泛用于智能制造、远程教育、医学工程、虚拟显示等领域中。然而,目前全息三维显示技术的清晰度较低,限制了其应用的推广。这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第一,目前的全息三维显示使用离散数字全息显示设备(如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数字微镜阵列等)来重建三维图像信息。这些数字设备存在调控模式数量有限、像素尺寸大、相位调制离散等缺陷,难以实现高清晰度的3DHD显示;第二,高分辨率成像和显示所必需的高频空间分量在空间传播时远离光轴,导致大量高频信息落在有效记录孔径之外,这些高频分量的丢失进一步使图像模糊显示。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杨佳苗副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医学工程系Lei S. Li博士后和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何巧芝助理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学院医学工程系Lihong V. Wang院士担任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加州理工学院为第二单位,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项目的资助。
电院杨佳苗团队长期致力于光学检测/成像、光场调控、光计算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智能光电仪器设计、制造、集成等技术研发。杨佳苗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2篇)、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Optica、Laser & Photonics Review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美国物理联合会科学之光栏目”“世界科技研究新闻资讯网”“科技探索网”等报道。
来源:上海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