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至今已有25家将陆续退市

2023-05-14 17:52:51
严打“看门人”不“看门”

随着2022年年报披露季结束,据不完全统计,4月至今已有25家将陆续退市。四类退市情形中,不乏因财务造假等问题,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除了紫晶存储、泽达易盛外,*ST宏图4月18日发布公告称,根据证监会认定情况,公司存在虚假记载、虚减负债等违法行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ST计通因2017年度财务信息涉嫌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4月20日被终止上市。

此外,*ST吉艾、*ST博天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经遭证监会立案调查,未来也有可能被强制退市。

今年因财务造假,可能或者已经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多。钟辉勇分析,这几年受宏观环境影响,一些公司业绩大不如前,为了维持上市地位,开始在财报上做手脚。此外,也可以说明监管部门正不断加大监督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证券违法行为。

代理前述泽达易盛普通代表人诉讼案的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合伙人、律师王智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本年度集中退市的比较多和2020年底出台的退市规则有关。

“2020年底的退市新规对于重大违法违规退市、财务类退市中的‘考察期’均规定为‘连续两年’,自2020年底的退市新规落地起算,至今已历经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部分未通过‘考察’的上市公司,会在2022年年报发布后退出市场。”王智斌说。

多名受访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也与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未能压实“看门人”责任有关。

“通过财务造假来欺骗中介机构,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要完成业务单据的虚构,另一方面也要实现资金闭环。一些中介机构其实并不想发现问题。上市涉及的利益面太广了,既有主动行为,也有被动行为。如果中介机构与甲方没有利益往来,权力就可以像监管一样,造假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张胜超说。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此前曾表示,对为泽达易盛、紫晶存储提供保荐、承销服务的证券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或者法律意见书的证券服务机构等违规主体实施精准打击。

4月1日,东兴证券公告称,因在执行泽达易盛发行上市项目中,涉嫌保荐承销及持续督导等业务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立案。

“未勤勉尽责”是对证券中介机构处罚中常用的词语。2022年,证监会办理的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件达到44件,涉及36家中介机构。

张胜超表示,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存在多种情况,例如没有履行基本的尽职调查职责、未对相关资料保持职业怀疑、没有对必要数据真实性进行核查等。“按照目前国内的监管趋势来讲,只要结果存在问题,就必然‘未勤勉尽责’。”

陈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券商未勤勉尽责更常见的情况是,对上市辅导的企业内部控制核查不到位。“内控的范围很广,而且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并不能完全做到位,像体外资金循环与资金占用、业务与生产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很多拟上市公司也都是赶在报告期最后一年才规范起来。”

今年以来,东兴证券外,东北证券、东海证券、广发证券等均因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立案。

谈及券商频频因未勤勉尽责被立案原因,陈轩表示,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业务示范实践第3号-保荐人尽职调查》有127页,涵盖尽职调查的方方面面,但也使得尽调工作量很大,而很多项目都是时间紧人数少,导致很多核查都流于形式,从而忽视一些异常信号。

“此外,如果拟上市公司存心造假,基于核查手段的有限性,券商一般很难坐实。可能会发现疑点,但也未必放弃项目,券商有业绩指标,放弃的成本很大,所以综合判断可能也就继续往下推了。”陈轩说。

目前,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其核心是信息披露。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在证券期货违法行为中更为常见,财务造假更是“高发区”。随着通过注册制上市的公司不断增多,如何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显得颇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注册制能否顺利运行。

注册制改革将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受理即担责”调整为“申报即担责”。王智斌表示,这更加要求中介机构切实承担起“看门人”的责任。与此相对应的,“看门人”不“看门”时,其法律责任就会比以往更加严厉。张胜超认为,中介机构需要更深入到企业内部,在专业度、内控方面进行完善,进一步修炼本领,不能主动配合企业造假。

陈轩表示,减少上市企业财务造假,关键还是在于事后的补救和惩罚措施,让企业不敢造假、不愿造假。如果出现银行配合企业造假情况,也需要严厉打击和处罚。

“注册制改革建立了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两个环节的审核注册架构。交易所需要更细致审核。同时,证监会可以加大对上市项目的抽查力度,提高违法风险。这样就可以在市场上形成正向预期,形成更健康的运作模式。”钟辉勇说。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